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OKAPI 推薦

  •  

    文/黃麗如2018年11月28日

    Febienne在南喬治亞往南極的途中拍著一座冰山,我說:「不用拍那麼多,南極有更大更美的。」然後,我們經過了謝克頓船長南極探險之旅被困住的象島,Matthew用長鏡頭連拍頰帶企鵝可愛的面貌、捨不得放下相機,我說:「別擔心,到南極後,頰帶企鵝到處都是,用手機拍就可以。」 象島是南極半島東北的
  •  

    文/黃麗如2018年10月01日

    幾個月前友人問我:「想去哪裡休長假?」我不假思索地說:「最好可以在一個沒什麼人去的小地方,生活或學個東西一陣子。」現在,我在玻利維亞的蘇克雷。 蘇克雷被列為世界遺產城市,又稱「白色之城」。 蘇克雷雖然是玻利維亞的法定首都,但中央政府機關多半在拉巴斯,所以這個當初玻利維亞宣布獨

內容簡介

拉丁美洲 被上帝遺忘的天堂  
最遠的抵達 最近的他方

  本書收錄10則拉丁美洲旅行紀實,深入當地人文,感性書寫所見所聞,發掘其自然與人情之美。從阿根廷啟程,沿路抵達巴西、祕魯、古巴等地,最後降落在墨西哥。

  讀者可依序按圖索驥,並依照所規畫之旅遊途徑,看見一個美洲新大陸的真實樣貌、一個旅人在異地生活的姿態,關照拉丁美洲在歷史發展脈絡中的軌跡。

  全書提供一個全新視角,藉由認識拉美,進而了解世界更多的起端,看見一個不同於我們認知、想像的國度。

本書特色

  拉丁美洲,一個據說是被上帝遺忘的地方,原來也是一座逆著光的地下天堂。

  ◎本書收錄10則旅人在拉丁美洲所看見、經歷的故事,從阿根廷啟程,沿路抵達巴西、祕魯、古巴等地,最後降落在墨西哥。讀者可以索覽閱讀,並依照所規畫之旅遊途徑,走過真正的拉丁美洲。

  ◎本書攝影呈現拉丁美洲自然與人文之美,以及在鏡頭下的百轉人生,使讀者在圖文中彷若親臨走過此地,並對拉丁美洲,有更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不僅是描述異地的生活,一個美洲新大陸的樣貌。當薩依德的東方主義走到二十一世紀,人們該以怎樣的視角重新觀看並理解世界,本書透過一個旅人的足跡,呈現了拉丁美洲在歷史發展脈絡中的軌跡,看見一個不同於我們想像的國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碧君


  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在旅行中在乎山水,也在乎偶然相逢的人情。藉由文字揉合歷史、風土、藝術及政治等,並重組遠方故事。文章散見於《明報》、《人間福報》及各大網路媒體。

  Facebook:《對倒香港隨筆》
  www.facebook.com/deberesdelviaje/
 

目錄

推薦序/對倒拉美 李時雍  
自序/告訴我,你的故事

Stop 1 政治左右動盪,資源豐厚又如何 阿根廷 Argentina
Stop 2 面孔各異,但我們都以巴西人為榮 巴西 Brasil
Stop 3 在異國,五味雜陳的中華味道 玻利維亞 Bolivia
Stop 4 車毀人亡,走不出來的國度 委內瑞拉 Venezuela
Stop 5 今日印加子民,迷失大勢洪流裡 祕魯 Perú
Stop 6 掛上笑臉,迎接黑暗盡頭之光 哥倫比亞 Colombia
Stop 7 度假勝地支離破碎,天堂非我所有 牙買加 Jamaica
Stop 8 與世隔絕,是逼迫還是選擇? 古巴 Cuba
Stop 9 隱世小島,寧靜的海龜保育體驗 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Stop 10 身不由己,只因離美國太近? 墨西哥 México

後記/最後一夜,我看了場鬥牛
 
 

推薦序
 
對倒拉美
李時雍(作家)
 
  年輕時的壯遊,一滴雨降下,都成為海洋。
 
  二十五歲前夕,我因為一部電影,在秋颱預報下,執意搭上南下的列車,隻身一人,鉛錘般地沿島嶼縱貫墜落。目標是陸路的邊境,當時心裡浮現這樣的念頭,我想到最遠的地方望望。
 
  巴士下站在平日好寂寥的小鎮,站牌邊隨租台機車,套件輕便雨衣,遂沿道路標示繼續駛行。返望是漸劇的風雨,沿著雲層幽暗的邊緣進逼身後。空氣漸潮,耳裡盡是海風呼嘯和雨衣摩娑的「沙沙沙」聲音。
 
  當穿過驟雨滂沱的草地來到燈塔,孤寂無人的牆前,柵門重重鎖掩,我看著水流像瀑布自塔頂傾洩而下,而身後便是海,心裡忽然湧現起電影中男人的難過。那天我二十五歲,我對自己許下心願,十年後的今天,要到世界的盡頭看看。
 
  人們說「世界的盡頭」就在阿根廷火地島上的小城烏斯懷亞,而那部王家衛《春光乍洩》的最終竟只有張震曾抵達。失合的伴侶,各自擱淺在布宜諾斯的旅舍、酒館、探戈舞與街巷孩子的球戲之間。
 
  碧君在《逆光天堂》的起始寫到,其所出生度日的彌敦道與阿根廷的胡胡伊,若穿過地心,恰在地球對蹠的兩極,一日一夜、一正一倒,她藉小說家劉以鬯隱喻現代香港的郵票術語形容,像似「對倒」,而她的旅行,就從對倒開始。二○一三年底,辭掉了大學畢業後四年的工作,將全部生活換成肩背上二十八公斤的行囊,為了模模糊糊的心願,以一年餘時間,穿行前此不曾踏足的拉丁美洲,陸續造訪了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委內瑞拉,漫漫迂行的地圖,往遙遠的家的北向回返,越過了赤道,終至接壤著北美的墨西哥止,收錄書裡的十篇文章和攝影便是那些在路上的記載。
 
  我最早是在副刊上讀到第一篇祕魯篇的。碧君從酒吧圍觀足球賽的祕魯青年喧嘩裡淡寫輕描,這曾為古老文明的印加帝國領地,後來捲入歐洲殖民史而與鄰國複雜的地界糾紛,以致今日錯綜的情感認同現狀。旅人在異地嘗試學習著西班牙語,在市街尋找住民的日常;但眼底所見、能見,卻都是城市現代化、資本化下的商品景觀,尤其因沃土豐厚的天然礦源,吸引歐美跨國企業進駐下,劇烈改變的在地文化:符合觀光視線的刻板印加圖樣、被西班牙語淘汰的方言克丘亞語、兜售魚乾和紀念品的婦孺,在碧君眼裡,「看著小女孩水汪汪但失焦的眼神,似乎是今天印加後裔的寫照。」
 
  茫然的回視,竟也成為縱貫拉美大陸最感傷的目光。《逆光天堂》來自一位旅行者所記載、卻不僅僅是一部旅行或報導文學的作品。這些文字思緒的片段,最初發表在作者所經營的「對倒香港: 遊南美隨筆」網站,名之為隨筆,所以更能容納、結晶了路上的時光,跨體例的書寫、觀察,浮想和抒情。進而梳理成篇,先是在香港《明報》,後每月在台灣《人間福報》副刊上連載。當中所述及的遠方,對於亞洲讀者如我已然是陌生非常的。唯透過碧君智識的步履,引領我們深入理解每個當地生活的政治社會細節,她筆下的阿根廷不在足球和探戈,而是第一夫人艾娃香消玉殞後逐露腐敗的軍政府作為,是為無聲者獻唱而流亡的民謠歌手梅賽德斯,是五月廣場上為被政府擄去的嬰孩而悲戚的母親們;她走過的巴西不只森巴,而是容納百年來移民而繽紛的族群,是暗潮魅惑又充滿危險的嘉年華狂歡會,是建築師尼邁耶為城市生活擘畫出的「曲線的追尋」。
 
  專欄進行時,我有時也期待讀到碧君前往,譬如有切.格瓦拉的革命古巴,或有芙烈達.卡蘿的藍屋子花園。在墨西哥篇中,她便以卡蘿的《破碎的脊柱》自畫像,為存在著二○一四年抗議政府教育改革而無故失蹤的四十三名大學生,或對抗官方而在馬可斯領導下成立的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為鄰近美國而深受傷害等漫長歷史破碎的國度作結。
 
  小說家施叔青曾在其《兩個芙烈達.卡蘿》援引了另一幅畫,她以烏拉圭藝術家托雷斯.賈西亞(Joaquín Torres García)將南北美洲倒置的《錯覺的地圖》(Inverted America),詰問從西方觀念下的世界圖像,拉美在藝術家的地圖裡居中像胸口的心臟。薩伊德藉以思考帝國殖民主義的「雙重視野」總在小說家以至碧君的書寫中,成為了「對倒的視野」,反反覆覆地,在南美與亞洲之間比讀徘徊。旅人終有其視野所限。但帶著智識目光的旅行者令人最動容的或許是她心繫的家,一年多的時間,愈深入當地,愈得以比照出天涯與我城間對蹠的近似性,族群的根源、被殖民的歷史、失衡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威權政治的現況。做為書名的「逆光天堂」,在此必須提醒讀者們的便是,其中更呈現了拉美與亞洲的辯證與互喻性。例如碧君為玻利維亞留下的故事,竟是結識的香港餐館老闆或更多華人移民工,文中瀰漫的鄉愁既遠又近,是定居者、也是旅行之人的。
 
  逐篇跟讀碧君的足跡,終令我憶起了許久不曾想起的心願。那夜歷經風雨,隔天早晨,晴朗無雲。再一次回到無人的燈塔,復沿崖壁,像勾勒島嶼般的行走,有什麼內在的輪廓就此漸漸清晰。碧君說:「旅行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現今所處之地的樣貌,也呈現我行走的反向。」
 
  自邊境離去時,曠野的上空掛滿了無數的彩虹。晃眼已是八年前的往事。卻在此時因為這一本書,我的心像迎光的蝴蝶蠢蠢欲動。
 
自序
 
告訴我,你的故事
 
  清晨七點鐘,陣陣冷風吹過祕魯(Perú)庫斯科(Cusco)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印地安人金雕像豎立廣場中央,在沒有人的大街,顯得特別落寞。
 
  雕像下的鮮綠長木椅,有一個大約十四、十五歲的男孩,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身穿祕魯時下最流行的印彩外套,靜靜坐著,埋首閱讀。他手上拿著亮橘書封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吸引了我的目光。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個追隨夢想的故事。此刻男孩的夢,又是什麼?
 
  至於我的夢,由浪漫的想像開始:前往離當下最遙遠的國度。
 
  這念頭彷彿蠱惑了我,催促我要起行了。
 
  我的故事,由對倒開始      
 
  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說:「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我想趁年輕,感受何謂真正生活,前往離家鄉一萬七千公里遠的拉丁美洲。
 
  如果從香港鑽一個洞,向地心出發,一直往下直線伸延,穿過地殼、地幔、地核,最後返回地面,據說是阿根廷的胡胡伊省(Jujuy),那裡便是香港的對蹠點。
 
  香港跟胡胡伊,是地球直徑的兩端;拉丁美洲,是我們最遙遠的距離。
 
  當我站立在教人喘不過氣來的香港彌敦道,隔著整個地球同一時間,有另一個人緊貼我的腳底,在色彩斑斕的胡胡伊七色山漫步。我的豎立,是他的倒立;我的白天,是他的黑夜。將生活完全顛覆,也許我們的體會就不再平庸而死寂。
 
  那麼遠這麼近
 
  我靠近男孩,他抬起頭,向我靦腆一笑。他的身旁放著一張紙板,上面寫著:「Tell me your story, I'll listen.」(告訴我你的故事,我會傾聽)。不知為何,這句話對我產生了無形的誘惑,我愈走愈近,直至在他旁邊靜靜坐下。
 
  我決定前往拉美的瞬間,念頭就像現在這一刻,帶著滿腹的好奇往男孩的方向前進。
 
  最初,我對拉美的認識,只停留在香港媒體傳達的刻板印象:危險、貧窮、賊多為患,一街毒犯,夜晚不可外出等一面倒的負評。因為想多了解一點,這個對倒的世界,出發前特意閱讀加萊亞諾(Eduardo Hughes Galeano,1940—2015)《拉丁美洲:被切開血管》,惡補知識。
 
  加萊亞諾是烏拉圭人,書寫自己國土歷史與苦難。前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1954—2013)於二○○九年第五屆美洲國家高峰會議,還將此書贈予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1961—),可見這書備受當地左翼推崇,甚至代表拉美被剝削者的聲音。
 
  雖然行前囫圇吞棗,匆匆閱讀拉美資料,但是我對拉美印象仍然模糊陌生。直至親身踏足這片國土,才赫然發現拉美跟我們關係千絲萬縷。在宏都拉斯(Honduras)的科潘遺址(Copán Ruinas),本以為馬雅文明跟我們毫不相干,誰想到原來我們的祖先,竟來自同一板塊。
 
  眼前的帝王全身雕塑,頭上頂著刻有飛鳥走獸等圖案的大冠,雙手放在胸前微彎,眉宇間竟有幾分熟悉。細長的丹鳳眼,上揚的眼角,暗藏歷史淵源故事,據說馬雅祖先,是由亞洲蒙古跨越白令海峽,遠渡至美洲定居。
 
  從前以為那麼遠的國度,原來這麼近。
 
  看著看著,總覺得拉丁美洲原住民的輪廓,跟台灣原住民有幾分相似,在更迭的殖民者下,慢慢失去自身聲音。
 
  遊伴是台灣人,她說,無論是台灣還是拉美,原住民似乎都是這樣:懶惰,不事生產,有錢就買酒,喝到醉醺醺。與其說原住民被社會嫌棄,倒不如說他們放棄自己。
 
  真的是這樣嗎?原住民本為土地主人,因為外來強權入侵,原住民被迫淪為下等奴隸。今日局面,便是承襲自長期的不公對待,但是,他們得全單接收這樣的罪名,是否有欠公允?
 
  豐厚資源這個詛咒
 
  「你現在收集多少故事了?」我問小男生。他低下頭,雙手不安的扭動著,只見毛線帽斑斕花紋大剌剌盛放。沉默幾秒後,他小聲回答:「還沒開始……今天是我第一天收集故事。」
 
  「真的假的?所以我是你第一個,萍水相逢的故事了?」我問。他輕輕點點頭,然後望著我。
 
  他在等待我的故事嗎?就像我也在等待著拉丁美洲的故事那樣嗎?等到我踏上這塊偌大的土地後,我想看看,西方的上帝,是否真的忘記給予這片天空一絲陽光?
 
  拉丁美洲天然資源豐富,蘊含金、銀、銅、鐵、石油,連海鳥糞便都特別有價值。不過,豐厚資源是個詛咒,土地愈富饒,災難愈不堪。
 
  在學校課堂的知識,由西方角度撰寫的歷史教科書都說,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0—1506)是大航海時代的英雄,發現新大陸,打開歷史新的一頁。哥倫布誤打誤撞,以為新大陸是他所嚮往的印度及中國,誰知原來是另一種不為人知的精緻文明。
 
  一四九二年十月十二日這個意外,替這片土地冠上「印第安」的名字,拉丁美洲的命運自此改寫,西方文明地理的大發現,卻是拉丁美洲苦難的開始。大航海時代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開端,隨後整個歐洲陷入殖民擴張熱潮,工業革命後日益強盛的英國、美國,稱霸世界兩個世紀,一直到現今的中國,以銀彈與市場兩大武器,打開拉丁美洲「新大陸」的門戶。
 
  當年歐洲帶著細菌、槍炮、鋼鐵,加上齷齪手段,瘋狂搜括拉美天然資源,令原住民人財兩失,然後再以極低微薪水,要求他們效忠殖民母國。
 
  的確,世界財富變多,帳目翻倍之多難以估計,但人民所得差距愈來愈懸殊,形成新的社會問題。拉美的人和地,不分晝夜且嘔心瀝血的替歐美製造花不完的財富,直到現在快乾涸了,殖民母國仍不肯放手。當地人為了一點溫飽,不得不鋌而走險。偷、拐、搶、騙,為了生存,這個地方因而變得危險。
 
  旅人與鏡子
 
  小男孩說:「廣場裡行人每天來來往往,他們背後有什麼經歷?會組成什麼故事?如果我開啟話題,與他們對話,也許我們就不再是陌生人。過路人的故事形形色色,或許我會從中領悟到什麼東西。」
 
  最初我以為,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會直接領悟到什麼。後來才逐漸明白,我自身的淵源,正不知不覺引領我的角度:旅行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現今所處之地的樣貌,也呈現我行走的方向。
 
  說起不公義,何嘗只出現在拉美?不論是本地政府對人民的欺壓,或是跨國強權對發展中國家,弱肉強食的剝削,無論何時何地,本質大同小異。
 
  二○一四年九月,墨西哥政府官員涉嫌謀殺四十三名師範大學學生,引發人民上街遊行抗議,遙遙呼應台灣及香港的學生起義—太陽花事件及雨傘運動,大家面對政府高牆,企圖撼動施政者的勢力。
 
  另一方面,面對世界經濟洪流,牙買加和祕魯的自身優勢,正在一點一滴流逝;而台灣、香港同樣迷失於盲目的經濟發展,文化被沖淡,小店、歷史建築慢慢消失,窮得滿城只剩下一座座富麗堂皇,卻空洞無情的購物廣場。
 
  想要改善經濟嗎?不如依附強權鄰居吧!
 
  墨西哥總是感慨,為何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而這何嘗不是香港和台灣兩座島嶼的處境?面臨中國強權的祿山之爪,要我們在大把大把金錢利益前卑躬屈膝,軍事與經濟實力的雙重恫嚇,直至我們毫無招架之力。
 
  如不跟隨洪流對抗強權,走出自己道路又該如何?也許,古巴和委內瑞拉能成為我們的借鏡,強悍的小國,卻是鄰近大國的眼中釘。古巴國家的教育和醫療成就,似乎狠狠摑了美國一記耳光。但即便如此,亮麗數字背後千瘡百孔,總是隱憂重重。難怪古巴總統勞爾(Raúl Modesto Castro Ruz,1931—)要接上歐巴馬的友誼之手。
 
  二○○五年,兩國破冰,尋找彼此新的發展可能。在另一方面,領袖強人查維茲一死,委內瑞拉的隱藏問題隨即引爆,國家陷入動盪與爭議中。他們的遭遇似乎嘲笑我們,想要自主獨立,談何容易。
 
  與其說憐憫拉丁美洲,不如說我們在可憐自己,因為地球兩端的際遇,竟如此相似,根本是一面鏡子,深深反照自己國土命運。那獻給苦難大地的哀悼鮮花,也暗暗藏了一束給自己。
 
  讓我們並肩站在他們身旁
 
  我終於明白這股引力,是來自我們相同的理念。原來,我們都在拾掇故事,拼湊故事。拉丁美洲,請告訴我你的故事。我會傾聽,我會記憶。
 
  我這普通遊客,以記錄者的姿態,背上二十八公斤的大包,用著名景點為主線,計畫路程,追尋來自土地的聲音,然後隨意記下所見所聞,留下一頁又一頁的故事。
 
  雖然旅途上的美景動人,但是當中的人事,使我念念不忘。可嘆的是,這些故事,總離不開苦與難的經歷,他們不若煙斗上的煙,那樣雲淡風輕。普通過客如我,沒有轟轟烈烈、血肉橫飛的苦難體驗,只有當地人跟我訴說的小故事,是他們面對生活諸多不順和不公時,需要克服和忍受的苦衷與困難。
 
  一年多的日子裡,常常在路上遇到有緣的旅人及當地結識的友人,一邊遊走、一邊攀談,也許只是相遇幾分鐘,也許以後不再相見,但我們已是朋友,看待事物角度,好應同一陣線,從同理心出發。我們文化背景縱然不相同,但所面臨的困境,換過時間地點人物,骨子裡並非完全相異。
 
  如果你喜歡看浪漫情節,充滿正能量的勵志遊記,這本書恐怕讓你失望了。但如果你想認識有血有肉的拉丁美洲,我懇請你翻開內文,讓我們並肩站在他們身旁,感受拉美的哀與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8911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出軌就像毒藥,一旦沾上,就沒法斷掉,一邊是結髮夫妻,一邊是讓你心動的小三,掙扎在其中,時而清醒,時而迷醉。   我今年37歲了,十年前,我和老婆在教堂完成了計劃已久的婚姻,婚姻很圓滿。那天,她身穿白色婚禮裙,像天使一樣站在我的身旁,我對著我的父母,對著她的爸媽發誓:我會愛她一輩子。如今12年過去了,我確實還愛她。 ... 她此時正在廚房裡忙著晚飯,孩子在客廳看著動畫片津津有味,我習慣性地去廚房看看她,素色的衣服,滿身的油煙味,蠟黃的皮膚,以及嚴重下墜的乳房,她看了我一眼,滿眼都是愛,示意我趕緊出去,等會兒飯就做好了。我微笑著點點頭,誇她能幹。 我走向陽臺,看著黃昏下破舊的小區樓房,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媽在跳廣場舞,街邊的小販努力吆喝,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婚姻會如此無趣無味,就像那廚房油煙機里的油煙一樣,讓人聞而生厭。 想著12年前那股浪漫的勁兒,好像在某一天就突然消失殆盡,兒子一眨眼就小學了,每天在學校玩的灰頭土臉,成績一直墊底,老師的電話隔三差五打來,而她呢,總是指著兒子破口大罵,一如當年我的母親罵我的樣子。這些瑣碎的日常讓我不剩疲倦,每天下班回到家前,習慣性地解下安全帶,坐在車裡抽一根煙,腦袋空白。  她總是怪我不管教兒子,為此和我爭吵過好幾次,說兒子成績又下降了,該報什麼補習班,我看著她枯黃的面容,和12年前在教堂的那個新娘簡直不能放在一起想。12年前我們說要搭建一個浪漫溫馨的小家,12年後她變成了面容枯黃的潑婦,而我,也是碌碌無為的上班族。以前常聽人說:人到中年的婚姻,就像一塊油膩膩的抹布,再也沒有了鮮艷的色彩,令人不再想要觸碰它。 ... 她最美的樣子還定格在12年前的教堂,那時候她真的年輕貌美,一顰一笑都是浪漫,那時候許多人都追她,最後她嫁給了我,讓我激動不已。我永遠不會想到那個身穿白裙想要環遊世界的女孩會在12年後變成只會在廚房燒菜或者對著兒子破口大罵的黃臉婆。我確定自己還愛她,12年感情讓愛情變成親情,我沒想過離婚,但是我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出軌。   那個女孩很年輕,姓李,大家都叫她李小姐。李小姐剛來公司的時候,就像一個青澀的蘋果,穿著不合身的工作服扭扭捏捏,我就對她說:「你不喜歡穿以後就別穿了」那是我在公司的第五個年頭,也算是個元老級員工了,手底下有幾個人,她恰好進了我的部門。   於是第二天,李小姐就扎著麻花辮,穿著白衣裙,踩著一雙拖鞋蹦蹦跳跳來上班了,我看著有些愣神。小姐和我妻子年輕時很像,我還記得我和妻子第一次見面的情景,那時候她也穿著拖鞋,不過是在路邊發傳單,一眼就吸引到了我。我有意無意地對李小姐多加照顧,這讓剛畢業的她不勝感激,經常會請我吃一些小零食,她愛吃零食,愛聽音樂,愛唱歌,她的喜好我慢慢都摸得很清楚。 ...   那段時間,我像突然復活了一樣,心裡總有一種渴望,看著李小姐年輕的樣子,內心深處有一股燥熱,我知道那是什麼。妻子大概也發現了我的異常,問我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我騙她說業績不錯,她為我感到開心,特地做了一道豐盛的晚飯來慶祝,那頓飯我吃的很煎熬。   我終於決定約李小姐了,那天我仔細打扮了自己 ,看著鏡子裡不再年輕的面容,滿是感慨,歲月如梭,原來我真的老了。我約李小姐去了一家高檔的餐廳,吃了一千多塊錢,李小姐那天拍了很多照片,一直強調自己從未吃過這麼貴的餐廳,所以要發朋友圈炫耀一下,我讓她屏蔽公司的員工,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晚上,我開車送她回去,她就坐在副駕駛,聽著CD里的音樂搖頭晃腦,偶爾也跟著唱起來,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頭,她先是嚇了一跳,接著笑著說道:「好好開車哦」   我點了點頭感慨道:「年輕真好啊」李小姐笑著說道:「你年輕時肯定也很帥」一來二去,我和李小姐越來越曖昧了,終於在一次看完電影的午夜,我們心照不宣,我帶黃小姐去了酒店。那天晚上,我在她身上拚命發泄,回想自己12年的婚姻,似乎有許多說出的不甘心,歲月催人老,婚姻到中年更無趣,李小姐被我嚇了一跳。 ...   李小姐很懂事,沒有過問我的家事,更沒有要我給她什麼名分說法,她似乎是一個快樂的精靈,每天還是穿著拖鞋上班,還是經常和我約會,做事,每次完事後,她都會很安靜地在一旁聽歌,而我則是對著窗戶抽菸,腦海里卻是老婆和孩子,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是個敗類。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和李小姐幽會完後回到家,妻子已經不再問我為何這麼晚才回來的,因為我每次都騙她加班,一開始很有耐心,後來就耐煩了,她也就知趣不問了。   那天晚上,我看著桌子上豐盛的晚餐依舊沒有胃口,推開房間的門,妻子沒有睡覺,眼睛很紅。她只是看了我一眼就說到:我 她只是看了我一眼就說到:|「我們離婚吧,你也不用解釋了,我想清楚了,你和那位李小姐過吧,我給了你一年時間,你還是選擇了她...」說著妻子就泣不成聲了,旁邊是收拾好的行李箱,我一時間不知所措,妻子站起身來:「兒子我要,你再讓那位李小姐給你生個吧」說完妻子就拖著行李箱衝出門去,我轉身準備追過去,卻聽到砰的一聲響,門被妻子隨手關上,她不想讓我去挽留,更不想讓我看到她的背影。我看著客廳一桌子豐盛的晚餐,原來是她留給我的最後的晚餐,我卻沒能趕上。   第二天我請了假,我狀態很糟糕,空落落的房間只剩下我的衣物,家裡被打掃地很乾凈,廚房一塵不染,我一根接著一根地抽菸,我知道,她是鐵了心要和我離婚,哪個女人能忍受自己的丈夫出軌整整一年,還是在自己知道的情況下。我知道妻子也是個內心驕傲的女人,年輕時那麼多人追她,她偏偏選擇了我,她說:「你看我的眼光最溫柔,我相信你會對我好」 ...   12年來,我的溫柔也在瑣碎生活中消耗殆盡,但妻子從未抱怨過我,生活繼續,我似乎在一夜間一無所有了。第三天,我終於拖著疲倦的身心去公司,腦海混亂一片,坐在辦公桌前發獃,李小姐和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給我遞了一杯咖啡,然後開始關心我,我笑著對她搖搖頭,說沒事 。晚上,李小姐第一次主動約我,說要請我吃飯,我們去了一家大排檔,她喝著啤酒吃著烤串問我是不是有煩心事,我問她有想過結婚嗎,她立馬搖搖頭,說自己還年輕,沒考慮過結婚的事。   那天晚上我們在酒店裡睡覺,我實在不想回那個空蕩蕩的家,那天晚上,在酒店的床上,李小姐第一次問我借錢,說母親重病,家裡需要錢,一定會還我的,眼裡帶著淚花,我借了李小姐五萬塊錢,她緊緊把我抱住,我問她:「你願意和我結婚嗎?」她語塞很久,說以後等母親的病好了,再考慮結婚這件事,一周後,李小姐就從我的世界消失了,我再也沒見過李小姐,人事說她辭職了,同事說她回老家了,而她的微信也把我刪了。   我大概懂了是怎麼回事。   李小姐是我生命里的一個過客,而我也可能只是她的一個顧客罷了。我看上了她的年輕美貌,她看上了我的錢,我們彼此交易,互不損失,只是我卻永失我愛,失去了我的妻子。 ...   我從未想過和妻子離婚,但如今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12年婚姻讓我明白了:(出軌不是愛情,婚外情更是不能代替婚姻)我在油膩的中年生活里迷失方向,在枯燥的婚後生活中渴望刺激,也總幻想著可以協調好妻子和李小姐,自以為遊刃有餘,最後落得一無所有. 這世上真的沒有傻子,她只是愛你,才裝傻啊。時至今日,我才明白:婚姻不需要轟轟烈烈,愛情也可以平平淡淡,待歲月老去,有個懂你的人能一直陪在你身邊,就是最大的福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生活,永遠都不要放開對方的手,那就是愛。 喜歡的點個關註:每天了解生活!我們下期見!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emotion/3y2q5b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731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建國科大附近推薦睡不著治療中醫員林胃脹看什麼科竹山鎮肩膀緊繃酸痛治療中醫大村失眠中醫推薦
和美頭部發麻中醫推薦 仁愛鄉腎臟功能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田尾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國姓鄉長期頭暈改善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彰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和美發燙感中醫推薦 北斗躁鬱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鹿港注意力不集中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北斗下背酸痛改善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ly82yl00l 的頭像
    yly82yl00l

    一起看電影.

    yly82yl00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